专业 专注 诚信 创新

拍卖公司在拍卖公告的同时发布关于拍卖标的的价格等信息,该信息属不属于广告法调整的对象?

2022-05-24 阅读:1451

一、问题:

拍卖公司在拍卖公告的同时发布关于拍卖标的的价格等信息,该信息属不属于广告法调整的对象?

二、结论:

一般情况属于广告法调整对象。但是,拍卖公司受法院、政府机关的委托的拍卖,由于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强制执行权进行的拍卖活动,是强制执行的一种措施,《民事诉讼法》对此已作了原则规定,不适用拍卖法的相关规定。

三、事实理由:

    拍卖公司发布的拍卖公告就是在新闻媒体上推销他们的服务,吸引潜在客户前来参加拍卖活动。

1、根据广告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路牌、橱窗、印刷品、霓虹灯等媒介或者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刊播、设置、张贴广告、均属本条例管理范围。

2、根据《拍卖法》第四十七条、“拍卖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拍卖需要提前通过报纸或者其他新闻媒介发布拍卖公告。

3、根据《拍卖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拍卖公告应包括拍卖标的的相关信息。

4、根据拍卖监督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拍卖人不得利用拍卖公告或其他方法提供虚假信息误导他人。

5、根据《广告法》相关条款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6、根据《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定义了何为虚假广告。如下所列与实际产品或服务不符: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对购买行为有实际影响。

 

相关发条如下:

拍卖法》 

第四十四条 委托拍卖合同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委托人、拍卖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二)拍卖标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
  (三)委托人提出的保留价;
  (四)拍卖的时间、地点;
  (五)拍卖标的交付或者转移的时间、方式;
  (六)佣金及其支付的方式、期限;
  (七)价款的支付方式、期限;
  (八)违约责任;
  (九)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六条 拍卖公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拍卖的时间、地点;
  (二)拍卖标的;
  (三)拍卖标的展示时间、地点;
  (四)参与竞买应当办理的手续;
  (五)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七条 拍卖公告应当通过报纸或者其他新闻媒介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拍卖监督管理办法(2020修订)

 

  第五条 拍卖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争揽业务;
  (二)利用拍卖公告或者其他方法,对拍卖标的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三)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其他拍卖人的商业信誉;
  (四)以不正当手段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
  (五)拍卖人及其工作人员以竞买人的身份参与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竞买;
  (六)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
  (七)雇佣非拍卖师主持拍卖活动;


  (八)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行为。

 

拍卖管理办法(2019修正)


第三十二条 拍卖企业举办拍卖活动,应当根据拍卖标的物的属性及拍卖的性质,按照《拍卖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日期进行公告。公告应当发布在拍卖标的所在地以及拍卖会举行地商务主管部门指定的发行量较大的报纸或其他有同等影响的媒体。

 

第四十九条 拍卖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拍卖前违规进行公告或展示的,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延期拍卖或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修正)

 

第三条 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第四条 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一条 广告内容涉及的事项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与许可的内容相符合。

  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

第十四条 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

  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布广告,应当遵守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时长、方式的规定,并应当对广告时长作出明显提示。

 

第二十八条 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

  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

  (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

  (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

  (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

  (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国务院关于发布《广告管理条例》的通知


 第二条 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路牌、橱窗、印刷品、霓虹灯等媒介或者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刊播、设置、张贴广告、均属本条例管理范围。

 第三条 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健康、清晰、明白,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用户和消费者。

 

 

 

  第八条 广告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不得刊播、设置、张贴:
  (一)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
  (二)损害我国民族尊严的;
  (三)有中国国旗、国徽、国歌标志、国歌音响的;
  (四)有反动、淫秽、迷信、荒诞内容的;
  (五)弄虚作假的;
  (六)贬低同类产品的。

上一篇 以案说法||水管堵塞致废水倒流,受损业主的损失谁来承担?

下一篇 以案说法||小区住房变成通信机房,业主是否可拒绝交纳物业费?